常识 | 樊增祥 |
释义 | 樊增祥(1846—1931)湖北恩施人,字嘉父、云门,号樊山、天琴。清光绪进士。早年主潜江、江陵书院讲席。光绪九年(1883)起历任陕西宜川、渭南等地县令。曾入荣禄幕。二十五年起迭任陕西、浙江、江宁等地按察使、布政使,一度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工诗,擅词及骈文,曾赋前后《彩云曲》二首,咏赛金花事,传诵一时。有《樊山政书》、《樊山全集》等。 樊增祥(1846—1931)近代诗人。字嘉父,号樊山,又号云门、天琴。湖北恩施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改庶吉士,授宜川知县,历官咸宁、富平、长安、渭南知县,凤颍六泗道,陕西、浙江按察使,陕西、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入民国,袁世凯任为湖北民政长,未就。后任参政院参政,兼清史馆事。出李慈铭、张之洞门下,与易顺鼎齐名,时称“樊易”。其诗才华富赡,自谓取径袁枚、赵翼。艳体之作,可方驾韩偓。多为红梅诗,与善为白梅诗之释敬安并称为“红梅布政”、“白梅和尚”。前后《彩云曲》记赛金花事,尤负盛名。庚子事变时所为七律组诗,追步吴伟业。清亡后之作,则多率易庸滥。著有《樊山集》、《樊山续集》,另有辑本《樊山集外》。生平事迹见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贾逸君《中华民国名人传》、汪辟疆《近代诗人小传稿》、冒广生《樊增祥传》。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