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棉阳学准》清兰鼎元著。凡五卷。卷一同人规约;卷二讲学礼仪;卷三、四闲存录;卷五道学源流、太极要义、西铭要义。主旨论述理学、理学发展史、程朱与陆王学说的区别。哲学上提出“一理一气,至诚感通,如影随形”。认为“圣贤之道,原非高远,不外纲常伦纪日用常行之事”。道心和人心的界限就在于是满足于“饥渴寒暖”等欲望,还是服从于仁、义、礼、智等天理。天理和人欲的区别为公与私:“自然而然者为天理,私意而为之者为人欲。理欲之别公私二字尽之。”作者以维护孔孟程朱一脉相承的“千秋道统”为己任,认为必须“立门户,树帜角争”。认为朱熹主居敬穷理、身体力行,因而是重践履的实学,陆九渊主虚静养神、病传注诵习,因而是不假修为的空寂之学。有清刻本。收入《兰鹿洲全集》及《四库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