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梁鼎芬 |
释义 | 梁鼎芬(1859—1920)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字星海,号节庵。清光绪进士,授编修。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中因疏劾李鸿章,遭降级调用。旋入张之洞幕,主讲广雅、钟山书院。二十一年参与议定上海强学会章程,然遵奉张之洞之意,干涉《时务报》宣传民主民权的论调。二十四年任《昌言报》主笔,攻击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主张。二十六年首倡为避难西安的慈禧太后等呈进方物。以端方荐任直隶州知州,由张之洞荐,召赴西安用为知府,擢安襄郧荆道、按察使、署布政使。三十二年面劾奕劻、袁世凯,遭呵责,引疾而退。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自愿留守皇室陵寝。旋命在毓庆宫行走,为溥仪师傅。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有《节庵先生遗稿》等。 梁鼎芬(1859—1920)近代诗人。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授编修。中法战争时,因疏劾李鸿章,降五级调用。张之洞督广东,聘主广雅书院。张调两江,复聘主钟山书院,又随张还两湖。初亦赞助新政,旋即叛去,诋毁康有为。以端方荐,起用直隶州知州,张之洞再荐,署武昌知府,补汉阳知府,擢安襄郧荆道、湖北按察使,署布政使。清亡后,参与张勋复辟。卒后清室予谥文忠。其诗取径中晚唐及南北宋诸名家,陈衍《石遗室诗话》称其诗“佳处多在悲慨超逸两种”。钱仲联《近代诗评》谓其诗“如吴兴书法,婉丽可人”。著有《节庵先生遗诗》。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七二、《戊戌变法人物传稿》、汪兆镛《梁文忠公别传》。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