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桂彦良 |
释义 | 桂彦良(?—1388)明初浙江慈溪人,名德偁,号清节,以字行。元末乡贡进士。官平江路学教授,罢归。张士诚、方国珍争相聘请,皆不就。洪武六年(1373)征授太子正字,历迁晋王府右傅、左长史。上太平治安十二策,太祖以通儒誉之。十八年乞归。著有《清节》、《清溪》、《山西》、《柱笏》、《老拙》等集及《中都纪行》。 桂彦良(1322—1387)明学者、诗文家。名德偁,以字行,号清节。慈溪(今属浙江)人。元乡贡进士,为衢州包山书院山长,转平江路儒学教授。张士诚及方国珍都曾礼聘,均未就。明洪武六年(1373)大征天下儒士,被荐召入朝,授太子正字。后迁晋王府右傅,改任晋王府左长史。洪武十八年以疾辞官归里。明太祖十分器重,曾亲为文祝其任王府右傅,并推许为“江南大儒,惟卿一人”。卒,谥文裕。著有《清节》、《清溪》、《山西》、《拄笏》、《老拙》等诗文集,又有《中都纪行》,但均未见传本。其诗见《明诗纪事》、《明诗综》。生平事迹见明乌斯道《春草斋集》文集卷一所作传、《明史》卷一三七。 桂彦良 ?—1387元末明初著名学者。名德偁,以字行,号清节。慈溪(今属浙江)人。元乡贡进士,为平江路(今江苏苏州、吴县、昆山等地)教授,罢归。张士诚、方国珍征召,皆不就。洪武六年(1373)应召赴阙,授太子正字,迁晋王府右傅,更定王府官制,改左长史,上太平十二策。被太祖誉为“通达事体,有裨治道”的“通儒”。洪武十八年(1385年)告归,越二年卒。著有《清节》、《清溪》、《拄笏》、《老拙》、《中都纪行》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