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杭世骏 |
释义 | 杭世骏(1695或1696—1772或1773)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大宗,号堇浦。雍正举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校勘《十三经》、《二十四史》,纂修《三礼义疏》。因上疏言“畛域不可太多”,“天下巡抚常满汉参半,总督则汉又无一人,何内满而外汉”,罢归,遂杜门奉母,肆志于学。晚年主讲广东粤秀、扬州安定书院。记问甚博,淹贯众流,每言一事,辄能循流溯源,穷究其所以然。著有《石经考异》、《诸史然疑》、《两汉蒙拾》、《晋书补传赞》、《三国志补注》、《道古堂文集》等,均已刊行。尚著有《历代艺文志》、《两浙经籍志》、《续经籍考》、《史汉北齐疏证》、《金史补》等,已散佚。 杭世骏(1696—1773)清经学家。字大宗,别字堇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雍正时受聘为福建同考官。乾隆初,召试鸿词,授编修。校勘武英殿《十三经》、《二十四史》,纂修《三礼义疏》。改御史,后罢归,杜门奉母,自号秦亭老民。后与里中耆旧及方外友结南屏诗社。博通经史,尤精史学。对《史记》、《汉书》、《三国志》、《晋书》、《北史》等诸史,著有考异、疏证、补注、传赞等。晚年补纂《金史》,构“补史亭”,成书几百余卷。另有《道古堂文集》、《诗集》、《石经考异》、《续礼记集》等。 杭世骏(1696—1773)清学者、诗文家。字大宗,号堇浦,晚号秦亭老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授编修,校勘《廿四史》、《十三经》,纂修《三礼义疏》。改御史,以言“朝廷用人,宜泯满汉之见”,得罪罢归。晚主讲安定、粤东书院。后迎驾西湖,赐复原官。少贫苦读,既长,精礼学,好藏书。与同里厉鹗、符曾、汪沆等善。“学富才高,为两浙冠冕,而诗格清老疏澹,逸气横流,不为书卷所累”(潘瑛、高岑《国朝诗萃初集》)。著有《道古堂集》、《词科掌录》与《余话》、《续礼记集说》、《经史质疑》、《榕城诗话》等。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一、《国朝先正事略》卷四一、应澧《杭大宗墓志铭》。 杭世骏 1696—1773字大宗,号堇甫,浙江仁和人。乾隆年间的文学家、史学家。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御史。乾隆二十八年(1763),诏令廷臣直言朝政。杭世骏上书指出:朝廷用人,应消除民族成见,现在满族人任总督、巡抚的过多。乾隆帝对此意见甚为震怒,命刑部将他从重治罪。后经廷臣苦谏,终将杭世骏革职。从此他家居不再出仕,以授徒为生。后来乾隆帝南巡到浙江时,还见到过杭世骏。乾隆帝问:你的性情改了没有?杭世骏回答:臣老了,不能改了。他个性耿介,好辨论,从不让人,但由于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因而当时学者都很重视他。杭世骏的著作有《道古堂诗文集》、《史记考异》、《汉书疏证》、《石经考异》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