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杨仪
释义 杨仪(?—约235)三国时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威公。建安中,为曹操荆州刺史傅群主簿。后投蜀襄阳太守关羽,任功曹。刘备与论世务而悦之,辟为左将军兵曹掾,拔为尚书。建兴三年(225),任丞相参军,署府事。先后随丞相诸葛亮南征及入驻汉中。八年,迁长史,亮深赏其规划部伍、筹度粮谷干敏之才,以其与前军师魏延不和为憾。十二年,亮卒,率军还汉中,以延不服节度,杀之。自以为有大功,宜当继亮秉政。及蒋琬为尚书令,怨愤形于声色。对后军师费祎言悔不举军降魏,为祎告发。十三年,废为民,徙汉嘉郡。至徙所复上书诽谤,遂下狱,后自杀。
杨仪(1488—?)明小说家。字梦羽。常熟(今属江苏)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正德元年(1506)任御史,世宗即位后任兵部员外郎。居京时名其寓曰“高坡”。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晚年家居,构万卷楼,读书其中。钱谦益引为“吾乡(常熟)博雅名士”,“爱慕《史》、《汉》,工词曲”。嘉靖三十七年(1558)仍在世。著有小说《金姬传》,笔记杂著《高坡异纂》、《螭头密语》、《陇起杂事》,均存。《骊珠随录》为杂录诸书,自序谓皆取不盛传于世者。《常熟志》谓其尚有《南宫集》一书,疑佚。生平事迹见《明史》卷一八一、《明常熟先贤事略》卷一三、钱谦益《书杨仪〈金姬传〉后》。

杨仪  ?—235

蜀汉大臣。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原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后投靠关羽,命为功曹。后随刘备。刘备为汉中王,拔他为尚书。诸葛亮北伐时,以他为长史,绥军将军。杨仪颇有才干,行军筹划,准备粮谷,深得诸葛亮器重。蜀建兴十二年(234)随诸葛亮出兵谷口,亮病逝。杨仪领兵撤退,魏延率兵阻挡,魏延被击斩。杨仪自以为功勋至大,应代诸葛亮秉政,而诸葛亮生前认为他生性狷狭,意在蒋琬。后主刘禅遵诸葛亮遗言,让蒋琬总理国事。他自以为资历早于蒋琬,才能超过蒋琬,如今未被重用,“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此时后军师费祎去看望他,他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费祎将此言密表主上仪遂被废为庶民,徙汉嘉郡。不久自杀。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