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杜国庠 |
释义 | 杜国庠(1889—1961)现代哲学史家。曾用杜守素、林伯修等笔名。广东澄海(今汕头市澄海区)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赴日本留学。1916年和李大钊组织丙辰学社,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同年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听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河上肇讲经济学,是中国较早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学者之一。1919年回国后,曾在北京大学、北京中国大学和朝阳大学等校任教。1925年参加革命。1927年南昌起义军到达潮汕时,积极参加斗争。1928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创办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和领导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翻译《辩证法的唯物论入门》、《史的一元论》、《金融资本论》等专著,编辑《经济学辞典》,宣传马克思主义。1938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抗日战争后期,撰写了《玄虚不是中国哲学的精神》、《玄虚不是人生的道路》和《论理学的终结》等文,批判“新理学”的唯心主义,认为整个中国哲学史,并非只有冯友兰所说的“经虚涉旷”的传统,“同时也有相反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如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对于历史上的唯心论流派也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还它们以历史的本来面目。同时,还进行墨家逻辑、名家公孙龙思想等研究。抗战胜利后,与侯外庐等人一起编写《中国思想通史》。1946年完成《先秦诸子思想概要》一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国逻辑史,提出公孙龙哲学思想为“多元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荀子《成相篇》有总结其哲学思想的作用。还对《墨经》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有独创的诠解和评价。认为先秦诸子思想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家与家之间、派与派之际,都有一定联系,构成了一股发展的名辩思潮。因而主张研究诸子思想须从这些联系中去找出它们的来龙去脉,才能正确把握一家、一派、一人的真实思想。指出孔子的正名思想虽带有浓重的政治伦理色彩,但仍然是名辩的先驱。名辩促使人们注意到辩论本身的法则和把握这些法则的愿望,“名家”就是专向这方面发展的学者。惠施属于道家一流,他的“历物”命题“含有一些诡辩因素”。认为“诡辩”对当时的逻辑发展也有某些积极的贡献。“公孙龙致力于概念的分析、研究”,“建立了纯逻辑的正名实的理论”,《坚白论》是其学说基础。认为公孙龙“承认世有是非,且是非是有标准的”,因而“不是诡辩派一流人物”。“在中国古代名辩史上,他的地位恰处在惠施与荀墨(《墨经》作者)中间,构成名辩发展史的一环”。曾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文教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文教厅厅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广东分院院长等职。1954年起被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要著作有《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先秦诸子思想概要》、《便桥集》等,遗著编为《杜国庠文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