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朱聿键 |
释义 | 朱聿键(1602—1646)即南明隆武帝。1645—1646年在位。小字长寿。明太祖九世孙。崇祯五年(1632)袭唐王爵,居南阳。九年,以擅自率护军勤王,废为庶人,安置凤阳高墙。后逢弘光朝大赦,徙居广西平乐。未行,寓杭州。弘光亡,为郑鸿逵、黄道周等拥立于福州,年号隆武,遂联络各地抗清军,招抚大顺农民军余部。然受制于郑芝龙,且与浙东鲁王监国互相水火。隆武二年(顺治三年,1646),清兵入福建,乃逃至汀州,为清将李成栋所杀。永历朝尊为思文皇帝。朱聿键 1602—1646即南明隆武帝。他是明太祖二十三子唐王朱柽的八世孙。明思宗崇祯五年(1632)袭封为唐王。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弘光帝朱由崧被俘,同年闰六月,朱聿键由郑鸿逵、郑芝龙、黄道周等人拥立下,于福州称帝,改年号为“隆武”。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金声、杨廷麟、何腾蛟等人抗击清军南下,收纳李自成农民军余部,多次打算出兵北伐,曾收复了安徽旌德、宁国等失地。但他主要依靠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的军队,郑芝龙拥兵自保,无心抗清,北伐最终失败。与之同时的浙江鲁王朱以海政权为了争明的正统,和隆武政权互相倾轧,也消耗了北伐的实力。清世祖顺治三年(1646),清军进攻福建,郑芝龙降清,同年八月,朱聿键被俘,后绝食而死。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