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朱泚
释义 朱泚(742—784)唐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西南)人。初为幽州卢龙节度使李怀仙部将。及朱希彩取代李怀仙,又得希彩信任。大历七年(772),希彩为部下所杀,众推其为节度留后。次年,代宗不得已,许为节度使。九年,入朝以示恭顺,甚得嘉奖,遂统领汴、宋、淄、青兵。十二年,代李抱玉为陇右节度使。建中二年(781),因击平泾州叛将刘文喜,加太尉、中书令,节度凤翔。次年,因弟朱滔反,被软禁。四年十月,泾原兵变,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节度使姚令言拥其称大秦皇帝,建元应天。次年,改国号为汉,称汉元天皇。后李晟等军攻破长安,他逃往宁州彭原(今甘肃镇原东),为部下所杀。

朱泚  742—784

唐朝叛将。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南)人。其父朱怀珪原为范阳节度使裴宽之部将,后降安禄山,安史之乱后又归唐,为蓟州刺史、柳城军使。朱珪身材魁伍,少仗父荫,与其弟朱滔同为幽州、卢龙节度使李怀仙部将。泚表面宽厚,内心残忍,每次作战所得,必分给部下,实则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别有预谋。后朱希彩杀李怀仙,自为幽州节度使,因为同姓,对泚颇为重用,日久他在军中很有威信。大历七年(772),朱希彩被部下所杀,在其弟朱滔的鼓惑下,军中共推泚为留后,遣使至京师听命。不久,迁幽州长史、兼御史大夫。九年,加检校户部尚书。幽州及河北各镇,自天宝末便为叛乱之地,幽州又经历李怀仙、朱希彩诸叛将统辖,名虽臣顺,从不朝谒。朱泚入朝,代宗犒赏丰厚,泚请留京师,遂统汴宋、淄青兵。十一年,加拜同平章事,出镇奉天行营。十二年,加检校司空,代李抱玉为陇右节度使,知河西、泽路行营。德宗嗣位,加太子太师、凤翔尹。建中元年(780),以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讨泾州(今甘肃泾州)刘文喜之乱。乱平后,加中书令,仍镇守凤翔。建中二年,官加太尉。其弟朱滔将反叛,使人与朱泚谋议,所遣之人及谋反之密信均被河东节度使马燧查获。朱泚惶惧请罪,获免。次年,留于京师,仍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并太尉、中书令。建中四年(783),泾原兵在长安发动叛乱,德宗避乱逃亡奉天(今陕西乾县),叛军拥立朱泚为主。泚自称大秦皇帝,年号应天,亲自领兵围德宗于奉天。攻城月余,与唐军战斗颇为激烈。后李怀光率朔方军大败朱泚军于澧泉(今陕西礼泉)。朱泚退守长安,于兴元元年(784)正月,又改国号为汉,年号天皇。不久,被李晟、骆元光、尚可孤等军击败,长安收复,朱泚兵败西窜,欲奔吐蕃,在彭原(今甘肃镇原东),被其部将所杀。
相关词:
  • 平定朱泚之乱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