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晓抵九江作
释义 晓抵九江作诗篇名。近代陈三立作。见《散原精舍诗》。为七言律诗。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时清廷已同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诗人自南京赴南昌崝庐省墓,舟行途经九江,目睹风涛险恶,联想到国家形势的艰危,感时抚事,写下此篇。首联起句不入韵,体现出江西派七律特点,又用《庄子》“藏舟”典故,喻秉国政者茫昧无知。颔联起句中“风涛”含蕴双关。颈联“鼾声邻榻”、“曙色孤篷”更显然有其象征意义,恨列强之侵凌,望祖国之振兴,借此即景二句表露无遗。尾联用白居易赋《琵琶行》之典,述因参与戊戌变法而被贬斥,成为“天涯沦落人”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恨,结以“起看啼雁”,颇有不尽之意。全诗避俗避熟,立意生新,为其代表作。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1: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