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旧唐书 |
释义 | ![]() ![]() 旧唐书《旧唐书》体现五代时历史学上的成就。五代虽是战乱的时代,但对修前朝“正史”的传统还是坚持的。后梁、后唐时很注意唐代史料的搜集和保存。后晋时就开始《唐书》的编写工作,天福六年(941)二月,晋高祖石敬瑭接受宰相赵莹的建议,下诏派张昭、贾纬、赵熙、郑受益、李为先等编写《唐书》,由赵莹监修。是年四月,贾纬因母丧离职,赵莹推荐吕琦、尹拙代替贾玮。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六月,《唐书》修成,进呈皇帝。此时,主持编修《唐书》的赵莹改任他职,按惯例由宰相刘昫领衔进呈,故《唐书》修撰者各本均题“刘昫等”。《唐书》共二百卷,计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另一部《唐书》——《新唐书》出现后,为了区别,就把五代时修成的《唐书》称为《旧唐书》。《旧唐书》保存大量的珍贵史料,记事详备,成为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史籍。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