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方逢辰(?—1291)宋元之际学者。原名梦魁,字君锡。淳安(今属浙江)人。官至吏部侍郎。宋亡后,隐居蛟峰,学者称蛟峰先生。元朝召之,坚辞不赴。尊崇朱熹,提倡“四书为根本,六经为律令。格物致知,以穷此理,诚意正心,以体此理。学之博以积之,反之约以一之”(《常州路重修儒学记》)。阐释孟子和程朱学派道德论,认为:“许多道理皆要从人心上抽迸出来”,“切己省察而救活其本心”(《石峡书院讲义》)。有《孝经解》、《蛟峰集》等。 方逢辰(1221—1291)宋诗文家。初名梦魁,字君锡。严州淳安(今属浙江)人。淳祐十年(1250)进士第一,御赐改今名。释褐为平江签判,讲学于和靖书院。宝祐元年(1253),以秘书省正字召。历校书郎、著作郎、权尚左郎官,后罢归讲学。度宗即位(1265),以司封郎召,官至吏部侍郎,后以丁艰归。宋亡不仕,讲学以终。学者称蛟峰先生。文存一百余篇,《上理宗书》、《上庙堂书》等,剀切激烈;《邵英甫诗集序》、《汪称隐松萝集序》等,简严畅达。诗存三十余首,沉郁隽永,如《天对》、《题卢可庵天边风露楼》等。有《名物蒙求》一卷、《蛟峰文集》八卷传世。生平事迹见《蛟峰外集》卷三附文及翁撰《故侍读尚书方公墓志铭》、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八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