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文笔说 |
释义 | 文笔说文论术语。六朝人辨析文学体制的论说,一般以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前者是所谓纯文学,后者则包括一般有文采的文章。秦汉以来,限于对文学本质特征认识不够明确,尚未有文、笔之分。至晋代判别始兴,但言之未详。刘宋以来,随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明确的区分开始出现,颜延之即以“竣得臣笔,测得臣文,得臣义,跃得臣酒”论诸子才能(《南史·颜延之传》)。其所谓笔,较之晋人仅指无韵的单篇文章更宽泛,还包括传记;且其下又分言、笔两类,前者指直言事理不加彩饰的经书,后者则指言之有文饰者如《左传》之属。同时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称史书中无韵的序论为笔,有韵的赞为文。刘勰继承颜、范之说,以无韵者为笔,有韵者为文,进而把史传、诸子都归入笔类。但他又修正颜说,以为“易之《文言》,岂非言文?若笔果言文,不得云经典非笔矣”(《文心雕龙·总术》)。稍后萧绎更进一步,从情性和文辞表达角度置论,提出“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谓之文”。虽有重文轻笔色彩,然于文学本质特征的认识则较前清晰。以上诸论反映了继文学日益走向自觉后,人们对文学自身认识不断进步的事实。唐宋以降,文笔之分流行一阵后渐趋衰歇。清代阮元为提倡古文而重提有韵偶对为文、无韵散行为笔,只是前人论述之回响。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