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文子 |
释义 | 《文子》先秦时文子著。《汉书·艺文志》著录《文子》九篇,东汉班固注:“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北魏李暹谓文子姓辛名钘,即范蠡之师计然。其说不可考。今本十二卷。道家著作。内容以老子“道”的思想为宗,阐发道原、无为、自然、微明等思想,也糅合名法儒墨。其中《道德》篇,有与《商君书》相似的内容。文句与《淮南子》相同之处甚多。其真伪自唐宋以来向有争议。传统见解认为是西汉作品,其中大半抄自《淮南子》。今人据1973年发掘的河北定县汉墓竹简,证明为战国时期著作。有北魏李暹注,宋朱弁注,已佚,另有唐徐灵府注。唐玄宗时诏号为《通玄真经》,列为道教经典之一。 文子①传为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著有《文子》一书。②书名。撰者不详。二卷。《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文子》九篇,注:“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隋书·经籍志》载《文子》十二篇,注:“老子弟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书不出一手”。今人据1973年出土的河北定州市八角廊西汉墓竹简,定为战国时期作品。唐代以其与《老子》、《庄子》并重,天宝元年(742)诏改称《通玄真经》,列为道家经典之一。书中各章均冠以“老子曰”,以老子“道”之思想为宗,杂取儒、墨、名、法诸家语,以解《道德经》。柳宗元《辨文子》称其“皆本《老子》,然考其书,盖驳书也”。今道藏本有唐灵府(默希子)《通玄真经注》十二卷,宋朱弁《文子注》七卷(八卷以下亡)、元杜道坚《文子缵义》十二卷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