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敬德保民西周统治者提出的政治思想。周取代商后,对殷人的天命论作了修改,核心是“以德配天”。认为能否享有“天命”,关键以君主是否“敬德”而转移。强调天命不是永恒地给某一个统治者,“唯命不予常”(《尚书·康诰》)。“唯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尚书·召诰》)“敬德”,亦称“修德”、“明德”。其内容有三:一谓统治者应“无康好逸豫”,“不敢自暇自逸”,“罔敢湎于酒”,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二谓“明德恤祀”,谨慎地祭祀先祖、上天;三谓“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训告”教化,“明德慎罚”,对民实行德政。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对民众的统治,使民众心悦诚服服从统治,“欲至于万年,唯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近代王国维说,周人“其所以祈天永命者,乃在德与民二字”(《殷周制度论》)。这一思想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德治说的基本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