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性全 |
释义 | 性全明清之际陈确提出的后天教育对人性形成发展有决定作用的观点。认为人性善恶之分完全是由于后天习染的不同结果,与人的本性无关。他说:“善恶之分,习使然也,于性何有哉!”“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故习不可不慎也”(《瞽言三》)。提出“性全”说,认为“物成然后性正,人成然后性全。物之成以气,人之成以学”(同上)。指出人要保全自己的善性,必须靠后天的主观努力,“事事身体力行,见善必迁,知过必改。”(《瞽言一》)“自尊自贵,时时以圣贤之道自责,既不甘自卑,必不敢自是。”(《辰夏杂言》)否则,便“无以见天赋之全,而所性或几乎灭矣”(《瞽言三》)。性全说既强调了后天教育和环境(习染)对人性善恶的影响、制约作用,又突出了主体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人性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比较合理地回答了人性之善恶的根源问题,颇具新意。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