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微言大义 |
释义 | 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所包含的深远意义。相传孔子根据鲁国历史整理编订而成的史书《春秋》,文字简略,总计约1.8万字。文句字数最多的条文也不过47字,记事最短者,只有1字。古代学者认为,虽然《春秋》文字简短,但言辞精微,包含有诗书礼乐诸经的要义。因此,《汉书·艺文志》说:“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由于《春秋》文句过于简短,加以措辞隐晦,极难通晓,故后人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春秋》,主要有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左传》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公羊传》、《穀梁传》则完全用义理解释《春秋》的书法,即所谓“微言大义”,这对当时统治阶级进行统治极为有利,因而受到统治阶级重视,被立于学官,历代今文经学家时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