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得意忘象 |
释义 | 得意忘象三国魏王弼用语。通常与“得象忘言”连用。意,指圣人的思想;象,指卦象;言,指卦辞、爻辞。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认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故“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卦象是用来表达圣人之意的,卦辞、爻辞是用来说明卦象的,明白了卦象的含义就可以忘掉卦辞和爻辞,懂得了圣人的思想就可以忘掉卦象。主张对《周易》的理解不必局限于辞和象,而要通过辞和象把握圣人的思想。在解《易》上提出一种与汉代象数学相反的义理之学。但他又把意与象、象与言的关系绝然对立和分割,认为“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以卦象、言、意三者关系来说明忘掉言、象是得“意”的条件,只有忘掉了语言和物象,才能认识到思想和世界的本质“无”。南朝时始将其运用到艺术评论中,影响以后“意象”论的产生。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