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中国伦理学史
释义 《中国伦理学史》近现代蔡元培著。清宣统二年(1910)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初版署名蔡振。为中国学者运用近代学术研究方法论述中国伦理学史的第一部著作。鉴于中国夙重伦理学,而至今尚无伦理学史;更因处于“怀疑时代”,各方学说分道而输入,“苟不得吾族固有之思想系统以相为衡准,则益将旁皇于歧路”(《序例》),故为此书。《绪论》中论述了一般伦理学与伦理学史的性质与特点。将中国伦理学史分为三个时代:先秦创始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宋明理学时代。每个时代分列总说、人物及结论各章。论述了从孔子到王阳明二十八个代表人物的伦理思想,兼及政治思想、哲学、宗教、美学等方面。人物各章又分小传、主要观点及结论各节。认为“儒家为伦理学之大宗”,儒家之外,自成一家之言者有八家,而韩非是儒、道、法三家伦理思想集大成者。《附录》加述了戴东原、黄梨洲、俞理初三人的伦理学说,认为他们之人“已渐脱有宋以来理学之羁绊,是殆为自由思想之先声”。《余论》中简约地比较了中西伦理学说,概括地说明了中国伦理思想的特点:无自然科学以为之基础;无论理学以为思想言论之规则;政治宗教学问之结合;无异国之学说以相比较。预言中国伦理思想必然向着追求人类自由的方向发展。收入《蔡元培全集》。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1: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