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康熙三征噶尔丹
释义

康熙三征噶尔丹 

康熙三十五年(1696)六月,费扬古率领的西路军,在昭莫多大败噶尔丹之后,噶尔丹仍然继续作乱。因此,康熙帝于次年(1679),又进行了三征噶尔丹的亲征。他亲率大部渡黄河,进抵宁夏,命萨布索会同费扬古深入进剿。噶尔丹势穷力孤,又乏军粮,便派他的儿子到哈密征粮,儿子却被回族百姓逮捕。这时他无力再战,便想向伊犁逃跑,但又听说伊犁已被他的侄子策旺阿拉布坦所占据,并伏兵于阿尔泰山之间,正要把他捉去献与清廷。他又想投奔西藏,但去西藏的道路已被清军截断。而原来和他结成的“俄国——厄鲁特联盟”,因见他屡败,已失去俄国把他作为扩大侵略中国的工具的意义,因此,坐视不救。于同年五月三日,噶尔丹在众叛亲离,走头无路的情况下,患急病死去。

康熙三征噶尔丹,不仅是粉碎噶尔丹的叛乱,主要是遏制俄国扩大侵略中国的阴谋。平定噶尔丹,就把外蒙三十旗和内蒙四十旗直接控制在清廷手中,结束了阿尔泰山以东、恰南图以南将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使沙俄侵略者无机可乘。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