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平江之役
释义

平江之役 

朱元璋与张士诚的决战。朱元璋对张士诚分三步进行围攻,先攻取泰州、徐州、淮安、宿州,再攻取湖州、杭州,以包围平州,取平江是第三步。平江之役,是朱元璋灭张士诚的决定性战役。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十一月,朱元璋率大军进攻张士诚的都城平江,筑长围围困张士诚,张士诚据守数月,朱元璋下书招降,士诚不肯,几次突围决战,皆失利。降朱元璋的张士诚原湖州守将李伯昇,知张士诚困甚,派人逾城劝张士诚降朱元璋,他说:“初公所恃者,湖州、嘉兴、杭州耳,今皆失矣。莫若顺天命,遣使金陵,称公所以归义救民之意,开城门,幅巾待命,当不失万户侯。且公之地,譬如博者,得人之物而复失之,于公何损。”(《明史·张士诚传》,以下引文皆据此)张士诚坚不投降。这时张士诚骁猛善战的“十条龙”被打败,溺死万里桥下,其弟士信(大周政权的丞相)中炮死。城中人心慌慌无坚守之志。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朱元璋攻克平江城,张士诚“仓皇归府第,拒户自缢”,被故部将赵世雄解救,被俘。朱元璋部将徐达屡次派李伯昇(士诚婿)、潘元绍等招降,“士诚瞑目不答”。至金陵,自缢死。张士诚自至正十三年(1353)起义,至至正二十七年败亡(中间曾有六年投降元朝)。张士诚失败的原因,正如《明史·张士诚传》所说,他无远大抱负,称吴王以后,即怠于政事,他的部将有的特别喜欢聚敛,“金玉珍宝及古法书名画,无不充牣(ren 任,满)。日夜歌舞自娱。”有的骄傲不服从命令,每有战事就称病不出,要求到官爵、田宅才应命,至军中或大会游谈之士,或者玩博戏、蹴鞠(古代一种足球运动),皆不把军务放在心上,“上下嬉戏,以至于亡。”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