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师法之化 |
释义 | 师法之化战国荀子用语。孔子已主张通过礼法与教化来导引民心和校正恶习,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又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荀子明确提出,“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师法,谓君师与法制的教化。“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荀子·儒效》)。是荀子“化性起伪”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以为人之性莫不“好利”、“疾恶”、“好声色”,顺此发展则“争夺生而辞让亡”;“残贼生而忠信亡”;“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荀子·性恶》)。故强调,凡“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同上)”。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