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崇德 |
释义 | 崇德清太宗年号(1636—1643)。凡八年。 崇德儒家道德修养概念。意为提高和完善品德。《论语·颜渊》:“子曰: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子曰: 善哉问!先事后德,非崇德乎?”何晏、邢昺《论语注疏》:崇德,“充盛道德”。朱熹解:“先事后得,犹言先难后获也。为所当为而不计其功,则德积而不自知矣。”(《论语集注》)孔子认为,品德的主要内容是忠、信意识和行义。人们应以忠诚、信实道德意识为本,能改变自己不善的意念而服从义实行义;通过日积月累的修养就能提高和完善品德。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