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寇谦之 |
释义 | 寇谦之(365—448)北魏上谷昌平(今北京昌平东南)人,字辅真。早年好五斗米道,学张鲁之术。十八岁入嵩山,修道七年。神瑞二年(415),托言太上老君面谕,赐授“天师之位”及《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令其“清整道教,除去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又授予导引、服气之术。为改变流行的原始道教,提出以封建“礼度”为主要内容、礼拜炼丹为主要形式的新教义,宣传儒家的“佐国扶民”思想,得到司徒崔浩的赏识,继而又得到太武帝的支持,于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建天师道场,制订乐章诵诫新法,称“新天师道”。太武帝亲至道坛,受符箓,自称“太平真君”,改元为“太平真君”。他以天师兼为国师,“辅助太平真君”。此后道教遂在北魏广为传播。 寇谦之(365—448)北魏道士。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陕西西安临潼北)。自称为东汉寇恂十三世孙,为南雍州刺史寇赞胞弟。早年学张鲁之道。18岁从成公兴入嵩山,修道七年。北魏开国实行崇道抑佛政策,他乘时对天师道进行改革。神瑞二年(415),宣称太上老君亲临嵩山授其“天师之位”,赐《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二十卷,传导引、服气口诀诸法,令其“清整道教,除去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从上层道教的立场对民间道教进行清整和改革。八年以后,又宣称老君玄孙李谱文降临嵩山,亲授《箓图真经》六十余卷,赐以劾召鬼神及金丹、玉浆秘法,嘱其辅佐北方“泰平真君”。始光(424—428)中,他亲赴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得重臣崔浩之助,献道书于北魏太武帝,于平城东南建新天师道场,“重坛五层,遵其新经之制”,后人称为“北天师道”。太延(435—440)末,太武帝亲至道场受道箓,自称“太平真君”,改为“太平真君元年”,并封寇谦之为“国师”。综观其改革,主要有以下特点:(1)汲取儒家礼教,与道教相结合,教人安分守己而不妄求,以维护封建帝王的统治秩序。(2)纳入佛教轮回报应地狱之说,以加强宗教神学之威慑力,教人为“善”去“恶”,使社会安定。(3)将张鲁之后日渐废弛的道教戒律重新进行清整,使之严明,强调修道持戒的重要性。(4)改进道教的斋醮科仪,使其更加规范化。天师道经过这番改革,加之受到帝王重视,由此大盛于北方,对后世道教的发展影响甚大。 寇谦之 365—448北魏著名道士。原名谦,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北)。十八岁时即倾心慕道,初修张鲁术,无成,后从成公兴在华山、嵩山修道七年,声名渐显。北魏建国初期,统治者崇道抑佛,他趁机改革汉代以来的天师道。明元帝神瑞二年(415),自称太上老君亲临嵩岳授予他“天师之位”,赐给他《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命令他“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泰常八年(423),又声称太上老君玄孙李谱文到嵩岳,面授《录图真经》,赐金丹、云英等秘法,命令他统领“人鬼之政”。太武帝始光元年(424),至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献道书给太武帝,得到大臣崔浩的赞誉。次年,在平城东南立天师道场,奉行他改革后的道教新制,后人称为北天师道。太延六年(440),声称太上老君复降,授祭太平真君之号,太武帝遂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太平真君三年(442),太武帝封他为国师。从此,北天师道大盛。寇谦之改革汉代以来的天师道,摒弃其能被农民起义军利用的教义和制度,反对“叛逆君王,谋害国家”,主张“兼修儒教”,引儒家五常伦理于道教戒规;在佛道斗争中,引佛入道,宣扬六道轮回观,模仿佛教仪式,主张立坛宇、修功德、诵经成仙、持戒修行等;改革道教中祭酒官职世袭制度,主张“唯贤是授”;反对道官索取道民财物。寇谦之改革天师道,试图调和道、佛、儒三者的关系,把道教同政治紧密联系起来,推动了北朝道教的发展。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