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宝带桥 |
释义 | 宝带桥又名长桥。传为唐元和十一年(816)所建。位于今江苏吴县长桥乡。全长317米,五十三拱,环环相扣,形如美带。先为木制,宋、明、清都重加修缮,现为石桥,乃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中间三拱高高耸起,跨径在6米以上,便于行船。桥身虽为联拱,但每拱拱脚自立,损坏时不相连累,便于维修。相邻两拱脚立于一个桥墩之上,既分又连,浑然一体,设计巧妙合理。宝带桥现存的苏州宝带桥建于唐代,是座多跨石拱桥。全长三百一十七米,有五十三孔。虽然是联拱桥,但拱脚各自独立。这样的设计,在拱脚发生损坏的时候,因不相连属,容易修复。但相邻两个拱脚又立在同一墩之上,彼此又分又连,使全桥自然结成整体。另外,为了行船方便,将中间三孔的拱造得特别高大,桥面坡度较陡,而两侧各二十五孔的桥面则相当平坦,是种别开生面的石拱桥。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