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东林党 |
释义 | 东林党明代后期的一个政治派别。神宗后期,政治腐败,朝中党派林立,互相纷争。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革职回无锡原籍,和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讲学于东林书院。一批抱道忤时、在政争中落职的士大夫也会合拢来。他们在讲习之余,“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并与在朝官吏中的同党遥相应和,结成当时所谓的“东林党”。他们反对宦官把持朝政,要求“公天下于选举”;反对王公贵族对土地的掠夺;反对矿税监的横征暴敛。遭到当朝权贵的仇恨。熹宗时,东林党争更趋激烈,并演成流血事件。当时宦官魏忠贤专权,东林党的反对派都附和宦官,被东林党人称之为“阉党”。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东林党人杨涟上疏参奏魏忠贤二十四“大奸恶”。阉党疯狂反扑,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黄尊素等东林党人惨遭捕杀。在这一斗争中,东林党人得到人民的同情与支持,在锦衣卫搜捕周顺昌时,苏州居民在颜佩韦等五人领导下,聚众数万,执香为周顺昌乞命,并殴打锦衣卫人员。阉党为进一步迫害东林党人,编造了《东林点将录》、《同志录》等黑名单,大肆捕杀、放逐东林党人。思宗即位后,杀魏忠贤,惩治阉党,党争才告一段落。 东林党是明代由正直士大夫组成的政治集团。神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在统治阶层内部,朝臣间争权夺利的现象日益严重。无锡人顾宪成因不阿权贵,又敢于直谏,被神宗革职还乡。家乡原有东林书院,是宋代大儒杨时讲学的地方,便与弟顾允成倡导修复。万历三十二(1604)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及无锡县知县林宰的支持下,书院落成。于是,顾宪成同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谦等在书院讲学,他们都是因触犯当权者而被罢官免职的人。在讲学之余,常常议论朝政,抨击权奸,逐渐形成一个颇有影响的政治集团,被称作东林党。他们反对矿监、税使的掠夺,主张广开言路,革除弊政。熹宗天启年间,魏忠贤权重势威,一时东林党的反对派,浙、齐、楚、宣、昆党派都依附于魏忠贤,统称“阉党”。东林党人杨涟上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阉党反扑,编造《东林点将录》、《缙绅便览》、《百官图》、《东林同志录》等,据此大肆杀戮东林党人。天启五年(1625),首先逮捕、迫害东林党著名领袖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六人(史称“六君子”)。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又捕杀东林党人高攀龙、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七人(史称“七君子”)。崇祯帝时,为了平定民愤,恢复东林党人名誉,并将大批阉党定为“逆案”,给予严惩。但两党残余势力相互争斗时起时伏,一直持续到南明王朝的灭亡。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