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孟知祥
释义 孟知祥(874—934)五代时后蜀建立者。公元934年在位。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字保裔,一作保胤。李克用侄婿。曾任晋王李存勗(后唐庄宗)中门使。后唐时,为太原尹、北京(太原)留守。前蜀亡,因枢密使郭崇韬之荐,拜成都尹、西川节度使。同光四年(926),至成都。择廉吏,除横赋,安集流散。遣兵镇压各州县起义,以巩固统治。后唐明宗即位后,训练兵甲,集兵七万,以谋割据。长兴三年(932)攻杀董璋,并有东川。四年,为东西川节度使,封蜀王。应顺元年(934)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改元明德。以赵季良为宰相,王处回为枢密使,李吴为翰林学士。在位仅七月,风疾突发而卒。史称其抚民有方,驭卒有恩,待士有礼,为后蜀政权奠定了基础。卒葬和陵(今四川成都北),谥英烈明孝皇帝,庙号高祖。

孟知祥  874-934

字保胤,邢州龙冈人。李克用侄女婿。李存勖为晋王,以孟知祥为中门使,知祥荐郭崇韬替代自己,郭崇韬因此感谢他。李存勖即位,以知祥为北京留守。庄宗同光三年(925),唐灭前蜀,崇韬荐知祥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次年,孟知祥入成都。唐发生政变,明帝即位,知祥遂扩充军队,有称王于蜀之心。后蜀国由此开始。唐明宗长兴三年(932),知祥攻杀东川节度使董璋,夺得东川,遂有两川之地。长兴四年(923),唐封知祥为蜀王。唐闵帝应顺元年(934)闰正月,孟知祥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是为后蜀高祖,都成都,建元明德。是年六月,知祥病死,子昶立。知祥在蜀,任用廉吏,免除苛捐杂税,招集流散人口,兴建水利,前蜀的破残局面得以改观,境内社会安定,经济能够恢复,使后蜀能偏安一隅。
相关词:
  • 孟知祥为蜀帝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