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孟子 |
释义 | 《孟子》释文见“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先秦”类。 孟子儒家著作。战国孟轲及其门人著。《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谓孟子游说齐、宋、滕、魏等诸侯国君,不成,乃“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书中亦有孟子卒后门人所述。孟子晚年退居讲学。全书大旨是“仁义”,主张行“仁政”、讲“王道”,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提出“性善论”。其文以雄辩著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词锋犀利。如《滕文公》下篇站在维护儒家学说立场,对杨朱、墨翟之言的抨击“其锋不可犯”(苏洵语)。同时,在记述孟子主张、论辩时,常深入分析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善用一连串排偶句式,层层进逼,使论辩获胜,如《梁惠王》上篇“齐桓晋文之事”章。又善用譬喻说明道理,汉赵岐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孟子章句》),如传诵至今之“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等。此书发展了《论语》语录体特点,由短篇对话发展为长篇大论,后世贾谊、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等散文名家都深受其影响。另在文学理论方面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充实之为美”等论点,对我国文学批评有重大影响。现存注本有汉赵岐《孟子章句》、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今人注本有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 孟子①(约前372—前289)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名轲,字子舆。鲁桓公子仲庆父(亦称孟氏)之后,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发挥子思学说,形成思孟学派。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为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以孔子继承者自居,抨击杨、墨和农家思想。提出“仁政”、“王道”学说,主张“保民”而王天下,反对武力兼并战争。认为君主以爱人之心对待人民,“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上》),给人民以固定产业,使免于饥寒痛苦,再用礼义教化,就可统一天下。设计了制民之产的具体方案“井田制”。注意“民心”向背,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暴虐的君主可以废黜。主张任贤使能,但反对卑逾尊、疏逾戚。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的论点。肯定人性本善,人人都有天赋道德意识仁、义、礼、智。人人都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故曰:“人无不善,水无不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孟子·尽心上》),同时重视环境、教育的影响。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要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在逆境中磨练。提出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要求通过修养,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同上)。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其学说对宋儒影响很大,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②书名。(1)儒家经典之一。战国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或说为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为七篇,《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十一篇,包括“外书”四篇(已佚)。东汉赵岐《孟子题辞》:“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今本《外书》更系明人姚士粦伪作。今存七篇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共十四卷。记载孟子的思想和政治活动。作为辩论对象,还保存了杨朱、许行、告子的思想材料。注本以东汉赵岐注为最早。南宋朱熹著有《孟子集注》,与其所注《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章句集注》。此外尚有南宋赵顺孙《孟子集注纂疏》、清焦循《孟子正义》等。(2)《汉书·艺文志》于兵阴阳家著录《孟子》一篇,与儒家《孟子》同名。撰者不详。或谓此即五行家之《猛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受业于子思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曾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见用,晚年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成“仁政”学说。认为仁政“必自经界始”,主张“省刑罚,薄税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让“有恒产者有恒心”(《滕文公上》),然后“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梁惠王上》)。声言以“距杨墨”为己任,称“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用“王道”、仁德排斥法家的刑力和霸业。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的状况,倡言“保民而王”,以土地、人民、政事为诸侯之三宝,肯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认为“得其心,斯得民”,“得其民,斯得天下”,阐述了儒家的“重民”思想。但强调“重民”的目的是“驱而之善”,使“民之从之也轻”(《梁惠王上》),进而又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公孙丑下》)等思想。还提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从性善论出发,为其仁政学说提供论证。认为人性本善,具有天赋的仁、义、礼、智“四端”,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赋予“天”以道德的属性,以“天命”为决定自然和社会人事的主宰。由此认为仁、义、礼、智是处理人伦关系的天则,故“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此即为“五伦”,而“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尽心上》)。又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用“仁义”的准则“察于人伦”。在义利关系上,要求重义而轻利。反对“后义而先利”、“上下交征利”,认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梁惠王上》)。主张克制“利”、“欲”。认为物欲不能弥补道德上的空虚,“极天下之欲,不足以解忧”(《万章上》)。承认“欲”是出于人的本性,“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嗅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心下》)。提倡“寡欲”,但认为道德亦不可完全脱离物质生活条件,必使民能“事父母”,“畜妻子”,“终身饱”,“免于死亡”,才能“驱而之善”(《梁惠王上》)。强调发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和“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上》)的方法,把“知天”、“事天”看成尽量扩充本心和发扬“善性”的过程。又认为要“反求诸己”,排除感官物累,“善养吾浩然之气”,以达“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进而断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告子上》),把治学和认识问题归结为如何找回散失本心的心性修养问题,阐述了认识论和伦理学相统一的“天人合一”说,对后世儒家哲学的演变和发展有很大影响。逻辑思想方法上主张“知类”,斥责“不知类”。以“知言”自诩,“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公孙丑上》)。有“好辩”之名,但自谓“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辩论中善于向对方提出问题,然后从对方回答中引出对方不能不接受的结论。善于从对方论点出发而充其类,使对方陷于矛盾或荒谬。善于运用二难论式,尤其善于运用设譬引喻的类比方法。在美学思想方面,提出“充实之谓美”(《尽心下》),同时又提出“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同上)的命题,认为“大”起始于“美”,但又比“美”更为辉煌壮观,同于后世的“崇高”、“壮美”。提出为实现个体人格美而进行自我修养的“养气”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在中国美学史上最先明确提出人格美同样能引起审美快感。“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告子上》),乐仁、义二者,“乐则生矣”(《离娄上》)。提出美感的普遍性与共同性,“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也;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告子上》),明确肯定美感的共同性来源于人的本性的共同性和感官的共同生理基础。提出“以意逆志”的命题,包含着对艺术欣赏特征的认识,主张“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尽心上》),涉及欣赏自然景物的形式美问题。孟子通过阐发子思学说,继承、发展了孔子思想,史以“思孟学派”并称其和子思之学,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孔门儒学的正宗。战国时期,孟子为儒家一派,至魏晋时,史家仍以孟、荀并称。唐韩愈提出“道统说”,扬孟抑荀,定孟子为孔子之道的唯一继承者,后又有“亚圣”之称。著作编为《孟子》。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战国思想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裔,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历游齐、宋、滕、魏等国,见梁惠王,曾任齐宣王客卿,标榜唐虞三代之德,提倡“仁政”、“王道”,反对诸侯争霸。各国诸侯认为其学说迂阔而不合时宜,均不予采用。晚年遂退居讲学,与弟子著书七篇,即为《孟子》。孟子极力捍卫孔子学说,且有发展。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施仁义以统一中国。政治上强调“民贵君轻”,哲学上主张性善论,教育上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经济上宣扬“井田制”,省刑薄赋,对后世影响极大,历史上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时封为“亚圣”。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亦有开创性贡献,其最重要的观点是“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指出“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又指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万章下》)其观点为历代批评家所推崇。在创作上,重视“养气”(《公孙丑上》)。行文慷慨激越,气势磅礴,犀利而不失雄浑,铺张而不掩精神,发扬蹈厉,雄辩滔滔,极具纵横家风范。所传《孟子》一书,既是研究其思想、生平的重要资料,亦具较高文学价值。生平事迹见《史记》卷七四。 孟子 前372年—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省邹县),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境不算富裕。他曾从子思的学生受业,子思是孔子的嫡孙,是孔子弟子曾子的学生。孟子一生也积极参加政治活动,曾游梁,说梁惠王,然而不被其所纳。后来孟子又到了齐国,仕齐为客卿,齐宣王虽尊重他,但总是不大听信他的政治主张。无奈他又离开齐国,出游滕、鲁等国。当时的情势是这样,各国都在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合纵连横,相互攻伐,孟子却讲“唐虞三代之德”,主张各国国君在不完全打破周代奴隶制的旧形式下,逐步增加某些封建制度的内容。各国统治者认为他的主张迂阔不切实际,都不采纳。他的理想也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只得退居讲学,述孔子之意,明先王之道,以教弟子。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