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孝文帝姓氏改革
释义

孝文帝姓氏改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元宏)为联络汉族地主阶级以加强统治,于太和二十年(496)实行姓氏改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改鲜卑姓为汉姓,帝室拓跋氏改为元氏,鲜卑八大姓都改为汉姓,分别为:丘穆陵氏改为穆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贺赖氏改为贺氏,独孤氏改为刘氏,贺楼氏改为楼氏,勿忸于氏改为于氏,纥奚氏改为嵇氏,尉迟氏改为尉氏。除极个别的姓氏外,一百一十八个鲜卑复姓都改为汉族单姓;(二)评定姓氏等级,以上所改八姓仍为鲜卑八大姓,他们“勋著当时,位尽王公”(《魏书·官氏志》),不任卑贱的下等官职。对于汉族,规定以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为四姓,加上赵郡李氏,共称五姓,此五姓为汉族上等姓氏,也不做卑贱低级的官职。又规定以世代官位高低定郡姓高低,“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梁,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大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部为丁姓”(《新唐书·柳冲传》)。与姓氏改革相关,孝文帝还禁止鲜卑同姓通婚,倡导鲜卑贵族和汉族大姓联姻。姓氏改革是孝文帝汉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它适应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统治的潮流,促进了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推动了北魏社会封建化的发展。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