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孙绰 |
释义 | 孙绰(314—371)东晋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字兴公。与许询俱为一时名流。西晋末过江居会稽(治今浙江绍兴),优游十余年,与谢安、谢万、王羲之等同好。博学善文,作《天台赋》,自云掷地当作金石声。游放山水,鄙视山涛,以青松自喻。其诗奢言玄理,为玄言诗代表。能赋、能文。史称“于时文仕,绰为其冠”。后为著作佐郎,袭长乐侯。历征西将军庾亮参军、章安令、太学博士、尚书郎。转永嘉太守,散骑常侍,领著作郎。隆和元年(362),桓温奏请迁都洛阳,时北土萧条,人情疑惧,遂上疏谏止,主张偏安江左。温不悦。官至廷尉卿,领著作。虽有文才,而多秽行,时人鄙之。原集已佚,明人辑有《孙廷尉集》。 孙绰(314—371)东晋文学家。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历任佐著作郎、征西将军参军、太学博士、永嘉太守等职。入朝为散骑常侍、廷尉卿。少慕老庄之道,崇尚玄虚,常以“席芳草,镜清流”为志(《兰亭诗序》),追求“投刃皆虚”,“世事都捐”,“同体自然”的虚无境界,反映了玄学贵无论思想。常与沙门往来,屡称誉佛家诸僧,著《道贤论》,以天竺七僧匹竹林七贤。主张儒、释、道为一,谓“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盛称佛乃“无为无不为也”(《喻道论》)。原有集二十五卷,已佚。明人辑有《孙廷尉集》。 孙绰(314—371)东晋文学家。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孙统弟。少有高志,博学善文,为当时文士之冠。温、王、郗、庾诸公碑,必请他为文,然后刊石。初为著作佐郎。累迁散骑常侍,领著作郎,袭爵长乐侯,拜廷尉卿。性通率,好讥调。尝放游山水十余年。以文才著称。所作《游天台山赋》,辞致甚工。著有《至人高士传赞》、《列仙传赞》、《孙子》。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孙廷尉集》一卷。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六。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