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孙景烈 |
释义 | 孙景烈(1706—1782)清哲学家。字孟扬,一字竞若,别号西峰,学者称西峰先生。武功(今属陕西)人。乾隆进士。授庶吉士,散馆检讨。不久以言事放归,主讲于关中书院、兰山书院、明道书院,从学者甚众。讲学“教人专心小学、四子书。讲四子书,又恪守考亭注,而析理之细,直穷牛毛茧丝,多发人所未发”(《关学续编·西峰孙先生》)。其学以和会朱陆为特点,以“求仁为要领,以主敬为功夫”,主张通过主敬以养仁心。提出“即身见心,即心见道”;“身在是心即在,是道即在”(《关中书院课解》);“心具众理,存心只是不失其心之理”(同上)。认为人心具有众理与偏向私欲的两重性。“所向易私难公,稍向于私即为欲。”(同上)把无欲作为存心的最高要求,认为“无欲则心无不存”(同上),因无欲甚难,故主张以寡欲作为“养心入门之功”。并把圣人视作无欲的典型,指出:“圣人之心浑然天理”,“圣人形骸虽是人,其实只是一团天理”(同上)。认为“求放心”只是为学之“方”,不是学问本身。赞同程朱的“知先行后”,不同意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认为“致知力行工夫,随知随行,愈行愈知,虽要并进,然毕竟知在先,行在后”(同上)。有《四书讲义》、《关中书院课解》、《兰山书院课解》、《西麓山房存稿》、《滋树堂存稿》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