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孙恩卢循起义
释义

孙恩卢循起义 

东晋末年,门阀士族腐朽统治发展到顶峰,社会矛盾尖锐,权臣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独揽大权,奴役军户,司马元显强制征发“免奴为客者”为兵,重新把他们降为奴隶,这直接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之前,孙恩就与其叔孙泰,利用“五斗米道”宣传联系群众,引起东晋朝廷警觉,司马元显诱斩孙泰及其六子,孙恩退逃于海上,以翁州(今浙江舟山群岛)为根据地,“聚合亡命得百余人,志欲复仇”。孙恩抓住民心骚动的有利时机,于隆安三年(399)十月,率徒众百余人浮海登陆,攻上虞(今浙江上虞),首战告捷,“径向山阴”,一路附众数万,所向无敌。东晋中央政权急令北府名将刘牢之,参加过淝水之战的劲将谢琰前去镇压,此时义军也产生骄傲情绪,在素有经验的北府兵打击下退回海岛。此后义军先后组织了三次进攻,隆安四年(400)在邢浦重创北府兵,在山阴谢琰也被部将斫杀。隆安五年义军复出浃口,进逼京口,这次进攻,被东晋大将刘裕挫败,义军损失严重,元气大伤。公元402年,义军趁桓玄之乱之际,倾众出海,然创庾未复,被临海太守辛号击溃,孙恩投海自杀。其后义军在卢循领导下继续发展,攻下广州,进军岭南,组织了北伐,在北府名将何无忌、刘裕、刘毅联合镇压下,加上决策人物卢循的立场动摇不定,义军接连受挫,义熙七年(411)起义失败,卢循自杀。这次起义持续十二年之久,几乎推翻了东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7: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