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东坡志林
释义 东坡志林笔记。宋苏轼著。此书所载为作者自元丰至元符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记游怀古、山川风物、朝政得失、前人功过、朋友情谊、身心修养、佛道哲理、阴阳术数、文学创作、奇闻异事,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者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此书宋时或称《东坡手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即著录《东坡手泽》三卷,并注云:“今俗本《大全集》中所谓《志林》也。”《四库全书总目》以为“盖轼随手所记,本非著作,亦无书名,其后人裒而录之,命曰‘手泽’;而刊轼集者不欲以父书目之,故题曰‘志林’”。然黄庭坚《豫章集》卷二九《跋东坡叙英皇事帖》云:“往尝于东坡见手泽二囊……手泽袋盖二十余,皆平生作字,语意类小人不欲闻者,辄付诸郎入袋中,死而后可出示人者”,则《手泽》之名为作者生前自定。又苏轼元符三年内移过廉州,有《与郑靖老书》云:“《志林》竟未成,但草得《书传》十三卷”,是作者亦曾预有《志林》之名。此书传本颇多,卷数亦不一,有一卷,五卷,十二卷本。较通行之一卷本有宋左圭《百川学海》本,明成化《东坡七集》本;五卷本有明万历赵开美刊本,清嘉庆张海鹏重刊赵本即《学津讨原》本,涵芬楼据赵本校印本,《丛书集成》据《学津讨原》本排印本;十二卷本则有明万历商濬《稗海》本。一卷本仅载史论而无杂说;十二卷本皆杂说而无史论,虽收罗甚丰,然讹误亦不少;五卷本兼有杂说史论,前四卷为杂说,分为记游、怀古等二十八类,卷五为史论十三篇,且去取较为精审。1980年中华书局点校本即据涵芬楼五卷本参校别本而成。
东坡志林书名。北宋苏轼撰。为轼卒后其后人裒录其遗墨编辑成书,初名《东坡手泽》。传本卷数不一,常见者为五卷。分记游、怀古等二十九类。书中所记,除作者的日常生活外,还有对政治、历史事件的评述。另有十二卷本,包括后人所加的《仇池笔记》在内,较为芜杂。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