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夺门之变 |
释义 | 夺门之变明景帝时的一次宫廷政变,又称“南宫复辟”。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的“土木之变”,英宗被瓦刺所俘,兵部尚书于谦等人拥立其弟朱祁珏为帝,是为景帝,年号景泰。同年十月,也先率瓦刺军进攻北京,被于谦击败。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也先与明议和,送回英宗,恢复互市。英宗回京后,被景帝送往南宫居住,称为太上皇。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景帝病重,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即徐珵)、宦官曹吉祥等密谋,发动政变,从南宫迎出英宗,夺宫门,登奉天殿复位,勒死病中的景帝,杀于谦、王文等人。史称“夺门之变”。 ![]() ![]() 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的宫廷政变。因英宗被禁锢在南宫,所以又称“南宫复辟”。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刺俘去后,其弟郕王朱祁钰以监国即皇帝位,英宗被遥尊为太上皇。景泰元年(1450)八月,英宗被释,回到北京,景帝恐英宗夺已皇位,便将英宗禁锢于南宫。派靖远伯王骥守备南宫,不准朝臣与之相见。并于景泰三年(1452)五月立己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原太子朱见深改封为沂王。但景帝四年(1453)十一月,景帝独生子朱见济病死。御史钟同、礼部郎中章纶上疏请复朱见深皇太子位。景帝对这类官员严加制裁,并严密监视南宫。景泰八年(1457)正月,景帝病重,文武大臣都为皇储未定而焦急。十四日,群臣议于朝廷,除大学士王文、陈循、萧镃等外,大多数官员同意复立沂王朱见深为皇太子,并上奏景帝,景帝答曰:“朕偶有寒疾,十七日当早朝,所请不允”(《明通鉴》卷27)。武德侯石亨认为复立朱见深不如请太上皇英宗复位,这样可得功赏。遂与都督张軏、王振余党太监曹吉祥密谋让英宗复辟,问太常许彬,许彬也说这是不世之功,让他们与徐有贞商议。十四日夜,密谋于徐有贞家。十六日夜,石亨、张軏等又聚会于徐友贞家,“遂相与密语,人不闻。而是时会有边吏报警,有贞曰:‘宜乘此以备非常为名,纳兵入大内,谁不可者!’”(《明史纪事本末·南宫复辟》)于是与石亨、张軏往会曹吉祥及王骥、杨善、陈汝言,收回各门的钥匙。深夜,开长安门,放进一千兵士,宿卫士都惊愕不知是干什么。兵士进入后,徐有贞仍锁上门,把钥匙投于水窦中,以防止外兵进入。徐有贞、石亨、张軏率兵直奔南宫,门锢打不开,徐有贞让众人用巨木悬起来,数十人举木撞门,又令勇士越墙而入,与外面的兵士一起毁墙,墙坏门开,石亨、张軏进入南宫,朱祁镇持灯烛一个人出来,问石亨、张軏等是什么人,众人跪地齐声说:“我们是请陛下登位的”。让兵士举辇,兵士惊惧,举不起来,徐有贞等帮助推拉,扶朱祁镇登辇以行。朱祁镇问他们是谁,徐有贞等自报官职姓名。到了东华门,守门卫兵呵令他们停止前进,朱祁镇说:“我是太上皇。”守门者不敢阻挡。众人挟朱祁镇登上奉天殿,武士以爪击徐有贞,朱祁镇呵斥他们,才停止击打。朱祁镇升座,呜钟鼓,打开各门。这天百官都等候景帝视朝,进宫后,见南宫墙倾,又听殿上呼噪声,尚不知故。徐有贞对众呼叫着说:“太上皇复辟了。”催促他们进来祝贺。朱祁镇宣谕复位,众人才平静下来。第二天,英宗临朝,下诏逮捕少保于谦、王文、学士陈循、萧镃、商辂,尚书俞士悦、江渊,都督范广,太监王诚、舒良、王勤、张玉。命副都御史徐有贞以本官兼翰林院学士,入阁典机务,不久又升兼兵部尚书。二十一日,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明朝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夺门之变”。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