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外戚、宦官专权 |
释义 | 外戚、宦官专权光武从体制上加强中央集权,在皇帝圣明的条件下,起到了促进生产力发展、及国家统一、强大的作用。但是当皇帝幼弱昏庸之时,这个强化的专制体制又起着相反的作用,促成了外戚、宦官的专权和这个政权的瓦解。章和二年(88),章帝病逝,和帝十岁即位,窦太后临朝,太后之兄窦宪任侍中,内管机密,出宣诰命,实际上掌握政权。窦宪诸弟皆居亲要之职,大批窦氏党羽,亦任朝官或守令。窦宪以“仁厚委随”的老臣邓彪为太傅录尚书事,以此人与自己相呼应。窦宪欲有所为,外令邓彪奏之,内白太后,事无不从,而邓彪并无实权。窦氏权倾京师,为非作歹。其奴仆亦“依倚形势,侵陵小人,强夺财货,篡取罪人,妻略妇女。商贾闭塞,如避寇仇。有司畏懦,莫敢举奏。”(《后汉书·窦宪传》)甚至欲谋杀和帝。和帝得知,甚是惶慌。但其居深宫之中,与内外群臣隔绝,可以依靠的只有贴身的宦官。永元四年(92),与中常侍郑众密谋,利用其掌握的一部分禁军,捕杀窦氏兄弟及同党,窦宪自杀,窦太后被迫还政于和帝。郑众从此参预政事,并受封为鄛乡侯,这是宦官掌权和封侯的开始。永元十七年(105),和帝病逝,皇太子生才百余日,即位,是为殇帝,一年后死去,另立和帝之侄刘祜为帝,是为安帝,时年十三岁,邓太后临朝执政。其兄邓骘为车骑将军,掌大权。在此期间,邓太后除外戚、宦官并用之外,还起用名士杨震等人,以图取得士大夫的支持。建光元年(121),邓太后病逝。同年,安帝乳母王圣与宦官李闰、江京等,告邓氏有废立之谋,邓骘被迫自杀,邓氏族人亲信或自杀,或被免官。此后,李闰、江京等人大权在握,而安帝阎皇后之兄阎显等人并居卿、校之位,掌管禁兵。这就形成了宦官外戚共同专权的局面。延光四年(125)三月,安帝卒于叶县,阎后与阎显兄弟及宦官江京等人商议,祕不发丧,还至京师,乃发丧。尊阎后为太后,其兄阎显为车骑将军,欲久专国政,贪立幼年,立北乡侯刘懿为帝。至十月,北乡侯死去,太后又不发丧,宦官孙程等十九人合谋,杀死江京、阎显,迎立原太子刘保,是为顺帝。迁太后于离宫。事后,孙程等十九人皆得封侯,宦官的势力大为增长,他们不仅可以充任朝官,还可以养子袭爵。为了保持力量的平衡,顺帝也扶植外戚势力,相继拜皇后之父梁商和皇后之兄梁冀为大将军。梁冀专权近二十年,先后选立三帝(冲帝、质帝、桓帝)。梁冀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宗亲党羽充斥朝野。大小官吏升迁,先向他谢恩,送大量贿赂。这些官吏上任后,再去疯狂地搜刮民财。他还派人出塞,交通外国,广求异物。他还在洛阳周围强占土地,调发卒徒,举建私人苑囿,绵延千里,苑免被人误杀,牵连处死的至十多人。他还强夺几千良民作奴婢,名之曰“自卖人”。在官员中,他扶植党羽,排斥异己,擅收立杀,不俟报闻,甚至对皇帝,都可为所欲为,如质帝,因称他一句“跋扈将军”,立被进毒致死。延熹二年(公元159),梁冀之妹、梁皇后病逝,桓帝与宦官单超等五人合谋消灭梁氏。梁冀被抄后家财变卖达三十多亿钱,官府以此得减天下租税之半。梁冀死后,巨大的权力真空皆由宦官填补,他们独揽大权,同时封侯者五人,他们“举动回山海,呼吸变朝露。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后汉书·宦者传论》)权势达于极点。宦官的兄弟姻亲临州宰郡,杀人越货,与强盗无异。从公元159年至公元189年,这可以说是宦官横行无忌的三十年,其间虽窦武何进这些外戚联合士大夫欲诛宦官,但皆因太后犹豫、其事不密,旋见诛戮。最后袁绍等人杀进宫中,虽将宦官无论少长,悉斩尽杀绝,恶气虽出,但东汉王朝也就名存实亡。其间的经验教训是惨痛而深刻的,专制政体的高度完备,使权力最大限度集中于皇帝之手,皇帝成为权力的象征,而觊觎权力的人,都力图挟皇帝,骋其所欲。外戚易于接近皇帝,利用皇帝幼弱,掌握朝政;而宦官由缘时会,又取外戚的地位而代之。他们都希望皇帝幼弱昏庸,以便自己掌权,所以国家也就在混乱争权中走向了分裂衰亡。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