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堕三都
释义 堕三都春秋晚期鲁国削弱“三桓”采邑的政治事件。鲁桓公后裔孟孙、叔孙、季孙三家世代为卿,势力强盛,采邑城大逾制。后“三桓”家臣又控制采邑,有背叛之事。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在大司寇孔子建议下,仲由为季孙氏宰,进行堕毁采邑之城。叔孙氏先毁郈(今山东东平东南)。季孙氏将毁费(今山东鱼台旧治西南),费宰公山不狃等率费人攻袭鲁都,被击败,费终于被毁。孟孙氏的成(今山东宁阳东北)宰公敛处父得孟孙同意守城,定公围成,不克而止。

堕三都 

“堕三都”就是指撤除鲁国三家的都邑。鲁定公在孔子为司寇时做出了这个决定。公元前498年,叔孙氏的郈邑(山东东平县东)首先被撤除。接着就准备动季孙氏的费邑(山东鱼台西南费亭)。但欲到了其家臣公山不狃、叔孙辄的抵制。这两个人带领费邑的武装与定公所派来的军队公开对抗,结果被打败,公山不狃、叔孙辄逃奔齐国,于是费邑被废除。剩下的只有孟孙氏的郕邑了(山东宁阳东北)。孟孙氏的心腹家臣公敛处父以郕邑可作防备齐人攻击的屏障为借口,阻止撤除郕邑,于是双方陷入对抗局面。公元前498年年底,定公派兵攻打郕邑,结果也没把它攻下来。这样所谓的“堕三都”,实际上只撤除了两个。这表明了鲁国公室已无力控制大夫或大夫家臣的势力。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