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圜道 |
释义 | 《圜道》《吕氏春秋》篇名。论述“天道圜,地道方”的天圆地方说,并通过“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圜道也。精行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详尽论证“圜道”即循环理论。 圜道中国科学与哲学史用语。圜,指圆,又因此借指天体。关于圜道思想,《周易》中已有明确系统的表述。《易·说卦》:“乾为天,为圜。”《易传·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吕氏春秋》始提出圜道概念。《吕氏春秋·圜道》:“天道圜,地道方”,“何以说天道之圜也?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如“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圜道也。精行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吕氏春秋·大乐》还指出:“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圜道观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与哲学中周而复始的循环论思想。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