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国学概论 |
释义 | 《国学概论》近现代章炳麟著。1922年4至6月,章太炎在上海讲授国学,由弟子曹聚仁加以笔录整理,于当年11月由上海泰东图书馆出版。该书共分“概论”、“经学的派别”、“哲学的派别”、“文学之派别”、“国学之进步”五部分。“概论”叙国学的内涵及其研治国学的方法,提出治国学的方法有五:一为辨书籍的真伪,二为通小学,三是明地理,四是知古今人情之变迁,五是辨文学应用。随后三章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其中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以及代表人物、著作皆有评价。最后一章论“国学之进步”提出了三点要求:一、经学以比较知原求进步;二、哲学以直观自德求进步;三、文学以发情止义求进步。出版后在学术界影响甚大。今有多种排印单行本。 《国学概论》现代钱穆著。讲述中国两千多年学术思想发展演变的著作,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前八章专言经子,内容包括孔子与六经、先秦诸子、秦之焚书坑儒、两汉经学今古文之争、晚汉之新思潮、南北朝隋唐之经学注疏及佛典翻译、宋明理学等,扼要叙述上自春秋孔子,下至晚明心学各个时期的学术思想及其变迁轨迹。第九章专论清代考证学。将清代学术分成清初诸儒之学、乾嘉考据之学和晚清今文经学三个阶段,反对把有清一代的学术思想笼统地概括为考证学。在论吴学、皖学的治学风格时,称“吴学务反宋,而转陷尊古。皖学初本阐宋,后乃为诤宋。吴以革命始得承统,皖以承统始而达革命”。最后一章为最近期之学术思想,叙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东方文化派、学衡派、科玄之争、戴季陶论孙中山三民主义等。收入台湾出版的《钱宾四先生全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