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国人
释义 国人又称邦人。(1)指周及诸侯国住在都城及其附近的居民。《书·君奭》:“文王蔑德,降于国人。”周初成王时天灾曾引起“邦人大恐”(《书·金縢》)。西周晚期,国人暴动,曾迫使周厉王逃离王都流落而死。(2)汉代诸侯王、列侯封国内的百姓,亦称国民。《汉书·王子侯表》承乡侯德天:“鸿嘉二年,坐恐猲国人,受财臧五百以上,免。”国人对诸侯王、列侯应服徭役,缴纳赋税,但诸侯王、列侯役使国人和征收赋税不得超过法律规定。

国人 

奴隶制国家的公民。他们是居住在国都及近郊的奴隶主阶级下层,有参与政治的权利,也有服兵役和交纳军赋的义务。西周时期,“国人暴动”曾把周厉王赶下台。到春秋晚期随着奴隶制度的瓦解,地主阶级逐步取得政权,奴隶主贵族的宗族势力日渐衰落,国人阶层也逐渐分化,有些转化为地主,有的则下降为农民。
相关词:
  • “国人”与“士”
  • 国人暴动
  • 春秋时期的国人暴动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9: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