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下大夫 |
释义 | ![]() 下大夫①官名。(1)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大夫,有上、中、下之别。《周礼》有中大夫、下大夫。《左传》有上大夫、下大夫。下大夫为大夫层中最底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故晋国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春秋时大国下大夫相当于小国下卿。晋、郑、吴等国下大夫或称为“嬖大夫”。(2)北魏尚书诸省及内都、外都等曹皆置,位在诸曹令之上。(3)西魏、北周时天官、地官等六府皆置,多为各司次官。隋开皇初罢。②新莽官号。《汉书·王莽传》:始建国元年(9)“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四百石曰中士,五百石曰命士,六百石曰元士,千石曰下大夫”。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