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唐雅
释义 唐雅诗总集。明张之象编。二十一卷。录唐武德至开元间君臣唱酬诗及投献赋颂一千余篇,计诗十七卷,按天文、四时、节序、山岳、京都等类别分编,赋颂四卷附后。所录作者有帝王七人、公卿一百六十八人、宫闱八人、外夷二人,共一百八十五人。书前有何良俊序,以为一般唐诗选本“率多里巷歌谣,要非诗之本”,此编专取君臣唱酬之作,便于“上下之间”“精神流通”,符合古代“雅”诗的传统。又谓“自天宝以后,则风格渐卑,其音亦多怨思矣,故削其不录”。有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清河张氏刻本和万历吴勉学刻本,均作二十一卷,与何序合;另嘉靖三十一年无锡县刻本作二十六卷,选篇二千余,可能系后来增补,《四库全书》据以录入存目。
唐雅诗总集。明胡缵宗编。八卷。录唐人各体诗,按体分编,计乐府二卷,五古、七古、五绝(六言绝句附)、七绝、五律、七律各一卷。书前有盛汝谦叙,征引编者自述,以为“欲备一代之音,取意于乐,故以‘雅’名。”另编者自序中也提出“协”、“谐”二字为选诗标准,并谓“乐府必典则,古体必舂容,绝句必隽永,近体必雄浑,铿然如金,琤然如玉,虽不可尽陈之宗庙,然皆可咏之闾巷”,可见其选诗合乐的宗趣。卷内每一体前都有概论,提示这一诗体的起源及其在唐代的发展情况;诗间并附批点、笺校。有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文斗山堂刻本和清代补刻本。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