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周处 |
释义 | 周处(约236—297)西晋吴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字子隐。鲂子。少孤,膂力超人,好田猎,为患州里。传说当时郡人以南山虎、长桥蛟及周处为三害。察觉后,杀虎斩蛟,并改过自新,遂除三害。励志好学,州郡交辟,仕吴为东观左丞,转无难督。入晋,任新平、广汉太守,皆有政绩。历楚国内史,入为散骑常侍。迁御史中丞,纠劾不避宠戚,梁王司马肜违法,深文案之。元康六年(296),因氐帅齐万年称帝于关中,聚众数十万。乃以为建威将军,隶夏侯骏西援梁王肜。肜、骏与之有宿怨,遂逼其以少击众,并绝其援。次年,于六陌(今陕西乾县西北)力战死。著有《默语》、《风土记》、《吴书》,均佚。 周处(?—297)西晋学者。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相传少时横行乡里,与南山猛虎、长桥下蛟并称“三害”。后射虎杀蛟,翻然改悔。且励志好学,颇有文思。仕吴为无难督。入晋,尝为御史中丞。凡所举劾,不避宠戚。氐人齐万年起义,将兵西征,战败而死。曾著《默语》、《风土记》,并撰《吴书》,俱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八。 周处 240—297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少时纵情肆欲,横行乡里,邻里把他与南山猛兽、长桥水蛟并称为“三害”。后射虎斩蛟,发奋改过,好学不倦,以忠信义烈端正自己的言行。后为吴东观左丞。晋灭吴后,任新平太守,抚和雍州一带的羌人,深得当地人欢心。历任广汉太守、楚内史、御史中丞等职。职掌监察后,纠劾不避权贵,受到权臣排挤。氐人齐万年反于关中,权贵借口他是东吴名将之子,让他隶属贵戚夏侯骏西征。齐万年认为,周处“才兼文武,若专断而来,不可当也。如受制于人,此成擒耳。”(《晋书·周处传》)。而朝廷正是不让周处有自主权,又派曾受周处弹劾、素怀怨望的梁王司马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司马肜与夏侯骏为报素怨,促令周处带五千人马先行,攻打齐万年的七万之众。周处的人马未食先行,自晨战至暮,且得不到救援,终于失败,周处战死。当时颇有人为之惋惜,西戎校尉阎缵有诗云:“周全其节,令问不已。身虽云没,书名良史。”(同上)。太常贺循这样评价周处:“履德清方,才量高出;历守四郡,安人立政;入司百僚,贞节不挠;在戎致身,见危授命。”(同上)。周处善写文章,曾著《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还撰写了《吴书》,载东吴史事,可惜皆散佚。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