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颜真卿 |
释义 | 颜真卿709—785唐大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人,颜师古五世从孙。开元中,举进士,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遭杨国忠嫉忌,出为平原(今属山东)太守,世称颜平原。料安禄山必反,乃修城积粮,训练兵丁,早为预备。安禄山反后河北尽陷,独平原一城完好,遣使报警,玄宗始知。从兄颜杲卿为常山太守,斩禄山将李钦凑等,河北十七郡同月归唐,众推颜真卿为盟主,合兵二十万,拜户部侍郎,加河北招讨使。肃宗即位,进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安禄山遣史思明、尹子奇攻河北,诸郡复陷,独平原、博平、清河固守。至德元年(756年)他到凤翔见肃宗,授吏部尚书,封丹阳县子。历官刑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因直言得罪卢杞,李希烈叛乱时,卢杞建言遣他劝谕;至后李希烈逼他上疏洗刷,他坚贞不屈,被缢死。相传少时家贫,用黄土扫墙习字。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笔法,参用篆书笔意写楷书,厚重雄劲,大气磅礴,正而不拘窘,玉而不板滞,雄秀独出,笔力遒婉,开创了一代新的书风,世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对后代书法之影响很大。碑刻有《多宝塔碑》、《李元靖碑》、《颜勤礼碑》等,行书有《争坐位帖》,书迹有《自书告身》等。有《颜鲁公文集》,为后人所辑。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