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陳炯明 |
释义 | 陳炯明1878——1933字贊三、月樓、競存,廣東海豐人,1878年 (清光緒三年) 生。7歲入私塾。1898年中秀才。1904年入海豐速成師範學堂。1906年與馬育航等組織正氣社; 6月入廣東政法堂,1908年畢業。1909年5月,創辦海豐自治報; 6月被選爲廣東省咨議局議員; 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0年參與革命黨人在廣州發動新軍起義。失敗後,去香港參加支那暗殺團。1911年4月廣州起義,任統籌部編制課課長兼調度課副課長。武昌起義後,被派往東江組織民軍起義; 同年11月,任廣州副都督,旋代理都督。1912年4月,改任廣東總綏靖處經略使; 12月任廣東護軍使。1913年6月,北京政府任命爲廣東都督。二次革命爆發; 7月宣布廣東獨立,失敗後轉赴南洋。1915年4月,在南洋與李烈鈞等组織中華水利促成社; 12月回廣東東江,组織民軍起義,參加討袁活動。1916年春,在惠州附近馬鞍成立粤軍總司令部,任總司令。袁世凱死後,宣布擁護北京政府; 12月入北京,黎元洪授為定威將軍。1917年夏,回廣東參加護法運動; 同年12月,孫中山任命為援閩粤軍總司令。1918年1月,率部屯駐粤東,兼任惠潮梅軍務督辦。擊敗福建督軍李厚基北洋軍後,在漳州擴编整訓,任粤軍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創辦《閩星報》。1920年10月,孫中山任命為廣東省省長兼粤軍總司令。1921年4月,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後,又任爲陸軍部部長兼内務部部長; 同年6月,孫中山任命為援桂總司令。擊敗桂系軍閥後,孫中山任命為廣西善後督辦。未接受。1922年4月,孫中山北伐,兩次電召會晤,均遭拒绝,陳反以辭去本兼各職相要挾; 同月,被孫中山免去廣東省省長、粤軍總司令、廣州政府内務部部長三職,仍保留其陸軍部部長一職; 同年6月,策劃武裝叛亂,炮轟總統府; 8月回廣州,自任粤軍總司令。1923年1月被孫中山组成之討賊軍打敗,逃至惠州,不久又去香港。1924年12月,復自任粤軍總司令。1925年2月,兵敗後逃往香港轉滬; 10月组織中國致公黨,自任總理,並被段祺瑞接纳為善後會議會員。1926年2月,又在香港設立致公俱樂部。1927年倡三建 (建國、建亞、建世) 主義。1928年12月,應段祺瑞之約去北京,至大連與北方軍人締訂共和大同盟。1931年10月,在香港創中国致公黨。1933年9月22日病逝於香港。年55歲。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