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陳寅恪
释义

陳寅恪1890——1969

江西義寧 (今修水) 人,1890年 (清光緒十六年) 生。1904年10月,赴日本求學,在東京巢鴨弘文學院高中學習。1905年回國。後入上海吴松復旦公學學習。1910年赴歐洲留學,先後在德國柏林大學和瑞士蘇黎世大學學習語言文學。1911年回國。1913年赴法國留學,入巴黎高等政治學校經濟部學習。1914年回國,後曾一度任蔡鍔秘書,參加討袁之役,1918年冬,赴美國留學,入哈佛大學,隨藍曼教授習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轉往柏林大學研究院梵文研究所習東方古文學。1925年回國後,應清華學校之聘,爲國學研究院導師。清華改制後,中文歷史二系合聘爲教授。1930年後,還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第一組 (歷史) 主任,故宫博物院理事,清代檔案編委會委員。1936年英國劍橋大學聘爲漢文教授,以目病未應聘。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赴香港大學講學,旋任中文系主任。1940年英國牛津大學聘爲漢學首席教授,亦未就。1941年冬,任西南聯大教授。1942年7月回桂林。1943年7月,聘爲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届中央譯議員。1945年秋,應牛津大學之聘,赴英國任教。1947年辭職回國; 同年返清華大學。1948年4月,當選爲中央研究院院士; 同年底,應嶺南大學之聘,任教授。1952年起,任中山大學教授,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届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等,1969年10月7日在廣州逝世。終年79歲。著有《元白詩箋證稿》、《論再生緣》、《秦婦吟校箋》、《柳如里别傳》等。出版有《陳寅恪文集》。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