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后正统论》北宋苏轼撰。分《正统总论》上及《正统辨论》中、下三首。是文之作,实讥章氏(望之)《明统》之非。指出:“正统之论起于欧阳子。为霸统之说,起于章子。二子之论,吾与欧阳子,故不得不与章子辨,以全欧阳子之说。”推崇欧阳修《正统论》所持观点,而对章氏之言进行逐条批驳,认为欧阳氏所论名实皆存,而章氏所书名实俱损。“欧阳子纯乎名,故不知实之所止;章子杂乎实……若章子之所谓霸统者,伤乎名而丧乎实也。”否定章氏霸统之说,指出“夫以弑君得天下,而不失为霸,则章子之说,固便乎篡者也”。认为霸统之分,实不足以涵盖非正统之全貌。苏氏持论,重其势而轻其德,即取其实而忽其名。“圣人得天下,篡君亦得天下,顾其势不得不与之同名,圣人何耻耶?”“夫以文王而终身不得,而魏晋梁而得之,果其为重也。则文王将有愧于魏晋梁焉。”“天下之名,果不过乎实……吾不惜乎名,而惜乎实也。”故其论为后世众多学者所诟。收入《东坡文集事略》卷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