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鄧穎超 |
释义 | 鄧穎超1904——原名文淑,又名詠通,筆名穎超,化名李楊逸、逸豪等,女,祖籍河南光山,1904年 (清光緒三十年) 生於廣西南寧。1913年起,在京津受小學和師範教育,後任小學教員。1919年與周恩來等領導天津學生爱國運動,组織覺悟社。1924年發起组織天津女界國民會議促進會;並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5年初轉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天津地委婦女部部長; 同年調廣東,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婦女部部長,並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1926年1月,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選爲候補中央執行委員。1927年在上海任中共中央婦女委員會書記。1932年進入中央蘇區後,擔任中央局宣傳部、组織部幹事。1933年任中共中央局秘書長。1934年參加長征。抗日戰争期間,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婦女組織員,中共中央長江局婦委委員,後赴重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婦委書記,重慶戰時兒童保委會理事。1938年當選爲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中國分會理事。1938年6月至1945年4月,當選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届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5年6月,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選爲中央候補委員;同年任中共中央婦委副書記。1946年1月作爲中共代表團成員,赴重慶出席中國政治協商會議; 同年當選爲國際民主婦聯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國人大常委。1976年當選爲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爲第一、二、三届全國婦聯副主席,第四届全國婦聯名譽主席。1956年9月,至1982年9月,爲中共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委員,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會和十二届一中全會選爲中央政治局委員,十一届三中全會選爲中央纪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書記。1982年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名譽會長。1983年政協第六届第一次會議選爲全國政協主席。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