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邵滨孙 |
释义 | 邵滨孙1919—原籍江苏盐城,生于江苏太仓。 邵滨孙(1919—2007)近现代太仓浏河人。原名念慈。小学毕业。学申曲,工小生,为筱文滨嫡传弟子。唱功精湛,演技沉稳、细腻,正、反面角色兼擅,亦能反串女角。早年加入文月社,1936 年在上海蓬莱大戏院参演《赵五娘》《妻党同恶报》等,后以主演处女作《卖妹成亲》成名。1938年参加文滨剧团,演出于大中华申曲剧场,并参演第一部申曲有声电影《贤惠媳妇》,次年主演《骆驼祥子》。后致力于编剧、导演,吸收电影、京剧等表现手法,尤擅悲剧。1940 年编剧《再世孽劫》《情天血泪》《悲惨之夜》《生死恨》《燕姑娘》等,导演《恨海难填》,并在《打花包》《庵堂盘夫》《珍珠塔》等剧中反串女角。次年编导《雨过天晴》《铁窗红泪》《秋海棠》等,导演《谁之罪》《桃花泣血记》《秋扇怨》等,主演《粉碎鸳鸯牒》《红牡丹》等。1942 年导演《大地回春》,次年导演《倩女离魂》。1944 年编导《迷梦》,导演《桃红柳绿》《铁汉娇娃》《断桥风月》《红玫瑰》《蝶恋花》等,主演《离鸾恨》。1945 年联合导演《莺燕分飞》《新秋海棠》,次年导演《谁是爹爹》《天台艳迹》《和平之花》《大地回春》《秋雁泪》,联合编导《魂断青楼》,编导兼主演《出走以后》,改编并主演世界名剧《毋宁死》,主演《石破天惊》《叛逆的女性》等。和石筱英等组建中艺沪剧团并任团长。1947 年导演《喜相逢》,编剧并主演《春梦》《血的教训》,导演兼主演《石榴裙下》《乱世佳人》,联合导、演《来日方长》《西太后》等。曾任上海市申曲歌剧研究会、上海市沪剧研究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人民沪剧团副团长、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艺术顾问等。当选上海市政协委员、长宁区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协会、上海戏剧协会理事,上海文联理事等。曾任沪剧《幸福门》《白毛女》《罗汉钱》《星星之火》《母亲》《沙家浜》等导演、主演。为“邵派”唱腔创始人。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