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史朝义
释义 史朝义(?—763)唐营州宁夷州突厥杂胡。史思明长子。常从思明作战,率军留守冀州、相州等地。其父称帝,封为怀王。后失宠。上元二年(761),杀父及弟朝清,自立为帝,改元显圣。其下多为禄山旧臣,耻为所属,召之多不至。宝应元年(762),唐联合回纥兵收复洛阳,乃北退幽州。次年,欲北逃奚、契丹,部将李怀仙降唐,遣兵追之,穷蹙自缢。

史朝义  ?—763

叛将史恩明之长子。宁夷州突厥人。安史之乱中,曾留守冀(今河北冀县)、相(今河南安阳)诸州。乾元二年(759),史思明于魏州(今河北大名)称帝,封他为怀王。上元二年(761),史朝义为先锋,进军陕州,战不利,败于姜子坂,退归永宁。思明大怒,欲免其职,又命筑三角城以贮军粮,令其一日内筑完,史思明见史朝义稍有迟误而加以责骂,因之口角,而后史思明怒曰:“待收陕州,斩却此贼。”史朝义大惧。遂与部下骆悦、许季常等合谋杀死史思明,即帝位。时经战乱多年,洛阳周围数百里,人相食,州县一片废虚。各路叛军都是安禄山、史思明的旧部,史朝义弑父为众人所不齿,又无经略之才,指挥不灵。宝应元年(762)十月,唐朝廷派雍王率兵马并借回纥兵围剿叛军,史朝义大败于洛阳邙山之下。叛军死伤过万,被俘近5000,投降32000人。余者弃甲而逃。史朝义渡过黄河,败走汴州(今河南开封),被叛军守将张献诚拒之城外,又北渡黄河逃奔幽州(今北京市),被李怀仙部将李抱忠所拒。东走广阳,亦不被接纳。穷途没路,于宝应二年(763)自杀身亡。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