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台阁体指主要流行于明永乐至正统年间,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诗文创作风格。以其均为台阁重臣而得名,《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〇《东里全集》提要:“明初三杨并称,……后来馆阁著作,沿为流派。”《明诗纪事》乙签序:“永宣以还,沐浴膏泽,和平啴缓之音作,而三杨台阁之体兴。”台阁体实肇始于洪武时进士第一的吴伯宗,至三杨而大成气候,此外较知名的尚有金幼孜、黄淮、周述、王直等人,其影响直到成化年间尚未衰竭。七子派兴起,即以反对台阁体为口实。其典型风格是平正纡徐,雍容典雅,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吟咏升平,多官场应酬之作而缺乏个性特点。 台阁体明宣德、弘治时流行的文体。叙事不加钩棘,冗沓平稳。其风气始于杨士奇等内阁大学士,因有此称。 |